中科院:“十四五”期間,各研究所新聘實驗室主任、副主任,原則40歲以下人員不低于50%
近日,《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發布,9月29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中科院副院長張濤透露,最近中科院有一系列舉措來加大青年科研人才培養,在“十四五”期間,各個研究所新聘的實驗室主任、副主任,原則上40歲以下的人員不低于50%,給更多的青年科學家提供鍛煉、成長的機會。
張濤表示,中科院將進一步加大前沿基礎和新興交叉方向布局力度。推進以上海光源為引領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推動設施開放共享。在生命科學等重要領域,主動謀劃和牽頭發起國際重大科學計劃。中科院將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產業,支持上海集成電路材料研究院的建設,形成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材料創新平臺。繼續推動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臨港衛星研制基地、G60腦智科創基地等創新平臺建設,支持科創中心等重要承載區發展。
在科創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中科院支持上海科技大學建設高水平、國際化、小規模的研究型大學,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鍛造科技后備隊伍。張濤指出,要加強科創中心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和凝聚。引進人才不光聚焦國內,要用全球視野來引進高水平的人才。聚焦基礎前沿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標準、按需精準引才。鼓勵創新引才方式,在關鍵核心領域加強頂尖人才、高水平人才的引進,加大青年拔尖人才和急缺關鍵人才的引進。
張濤介紹,近期中科院推出了“穩定支持基礎前沿領域青年團隊計劃”和“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等,來培養有國際影響力的頂尖科學家,特別是要結合重大工程與科學問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等重大任務的組織實施,培養實施國際一流的科技人才和科研骨干。
關于青年人才。張濤透露,最近中科院有一系列舉措來加大青年科研人才培養,比如加大科研項目資助力度,鼓勵青年人員在重大科技攻堅中、重要崗位上歷練。在“十四五”期間,各個研究所新聘的實驗室主任、副主任,原則上40歲以下的人員不低于50%,給更多的青年科學家提供鍛煉、成長的機會。另外,新部署的戰略先導專項,不少于30%由45歲以下人員牽頭承擔,課題負責人不少于50%由45歲以下的人員承擔,爭取將院內50%以上的相關基礎研究項目用于支持35歲以下的青年人才。
張濤還表示,要建立開放包容的國際人才和治理共享機制,吸引國外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優秀人才來上海、來中國科學院開展合作研究,構建全球科技人才交流的創新合作節點,探索和創新國外人才引進與管理的方式,積極利用由中國科學院牽頭發起的大的國際合作計劃等多邊合作機制,吸引培養匯聚全球的優秀科技人才到中國、到上海、到中國科學院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