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業智能化、數字化的轉型發展,拉動了處理器中半導體數量的增加和高價值芯片的迭代,近年來半導體市場不斷增長。賽迪《2022 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21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 5559 億美元,同比增長 26.2%。Gartner 報告顯示,今年半導體市場營收預計將達到 6185 億美元。
半導體市場的快速發展除了各企業自身的投入外,更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扶持。近年來,我國先后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十四五 " 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文件,從產業規劃、財稅支持等多個方面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了大量政策支持。2022 年,我國又推出了哪些政策助力半導體產業發展呢?
2022 年中國大陸政策匯總
高額補助,集成電路專項政策遍地開花
在集成電路方面,政策注重集成電路設計工具、重點裝備和高純靶材等關鍵材料研發,集成電路先進工藝和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微機電系統(MEMS)等特色工藝突破,先進存儲技術升級,碳化硅、氮化嫁等寬禁帶半導體發展。
4 月份,江蘇南通發布《關于支持制造業倍增和服務業繁榮的若干政策意見》。《產業發展政策 50 條》提出,強化項目引領,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聚焦重點領域,推動產業集群做大做強;鼓勵轉型升級,支持服務業繁榮發展;支持經貿合作,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強化基金協同,支持產業創新發展;加快資金兌現,促進產業提質增效。
5 月 13 日,湖南長沙高新區發布《關于促進長沙高新區功率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發展的若干政策》,將以總額高達 5000 萬元的扶持資金、16 條惠企政策,重點關注從事功率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的各類企業和組織,支持集成電路設計和設備、功率半導體、第三代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的行業融合應用。
6 月 8 日,《合肥市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發布,以進一步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若干政策》提出 " 支持企業研發創新 "、" 支持企業規模發展 "、" 支持產業生態營造 " 等重要舉措,針對集成電路產業,最高獎勵可達 5000 萬元。
6 月 27 日,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沈陽市促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提出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據資源開發、加強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數字經濟應用場景開放、營造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的多條舉措。
9 月份,青島嶗山區制定出臺了《青島市嶗山區關于加快微電子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推進中小企業集聚發展、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這幾方面給予了相應的支持。提出 12 項具體舉措,單項補貼額度最高 1000 萬元。具體措施包含如打造微電子產業項目孵化器、設備購置補貼、支持設計工具購買、支持新產品研發流片等十多項詳細政策。
11 月 23 日,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印發《上海市集成電路和軟件企業核心團隊專項獎勵辦法》(以下簡稱《獎勵辦法》),以加快推動上海市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企業核心團隊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激勵企業做大做強產業規模。《獎勵辦法》規定了適用范圍、企業申請條件、核心團隊獎勵標準等內容,將最高獎勵 3000 萬元。
此外,5 月份青島市發布《青島市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7 月份,佛山南海區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及扶持政策發布;合肥經開區于近日印發支持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最高獎勵 500 萬元……集成電路政策遍地開花,扶持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穩步向前發展。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闊步向前發展的同時,各省市也有發展的不同側重點。前瞻匯總各省市半導體產業相關 " 十四五 " 規劃,將中國 31 省市半導體行業重點發展目標匯總如下圖。
過去的一年中,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 / 地區陸續出臺了扶持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法案,以加強本土半導體實力,中國臺灣也開始醞釀相關法案。
其他國家 / 地區半導體鼓勵政策
中國臺灣修正《產業創新條例》,給與企業稅額優惠
11 月 17 日,中國臺灣行政部門正式通過《產業創新條例》第 10 之 2 條、第 72 條修正草案,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投資前瞻創新研發及先進制程設備適用新的租稅優惠。中國臺灣經濟部門表示,對于符合規定的公司,提供前瞻創新研發支出 25% 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并可以將購置用于先進制程的全新機器或設備支出 5% 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且該機器或設備支出不設金額上限,二者合計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50%。
美國拜登簽署《芯片與科學法案》,振興美國半導體產業
美國總統拜登 8 月份正式簽署《芯片與科學法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主導 CHIPS for America 計劃,力主振興美國國內半導體行業。該計劃的四個基本目標是:在美國建立和擴大領先半導體的國內生產,美國尖端工藝芯片的制造產能目前占全球供應量的 0%;構建充足穩定的成熟節點以加強半導體供應鏈;擴大投資和研發,以確保在美國領先開發和生產下一代半導體技術;創造數以萬計的高薪制造業工作崗位和十萬多個建筑工作崗位。
此外《芯片與科學法案》在三個維度支持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包括前沿工藝的大規模投資,成熟和前沿芯片、新技術和特殊技術以及半導體行業供應商的新制造能力以及加強美國在研發方面的領導地位。如 CHIPS 激勵計劃將針對大約四分之三的激勵資金——約 280 億美元,用于在國內生產需要當今最復雜的制造工藝的前沿邏輯和存儲芯片,計劃將投資 110 億美元用于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國家先進封裝制造計劃、三個新的美國制造研究所以及 NIST 計量研究和開發計劃等。
歐盟提出《歐盟芯片法案》,增加供應鏈彈性
歐盟委員會在今年 2 月份提出了《歐盟芯片法案》,由于還需要經過投票和所謂的 " 三邊對話 ",所以若一切順利,直到明年第二季度該法案才可能獲得通過。
《歐盟芯片法案》旨在減少歐盟半導體產業的脆弱性和對外國參與者的依賴,提高聯盟在芯片領域的供應安全、彈性和技術主權,它將調動 430 億歐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資,包括專用于 " 歐洲芯片計劃 " 的 33 億歐元。歐洲理事會現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 地平線歐洲 " 計劃中的 16.5 億歐元應專門用于研究和創新。
目前歐盟芯片法案的基本結構由 " 三大支柱 " 構成,分別是:由研發、試驗線和啟動資金組成的第一支柱,對晶圓廠的國家援助或補貼構成的第二支柱,以及供應鏈監控和危機應對工具箱組成的第三支柱。
此外,在不動搖 3 大支柱的基礎上,歐盟特使們對細節做出了一些修訂,以更加符合多方的利益訴求。修正案將歐盟國家芯片補貼的范圍放寬,而不僅是聚焦于最先進的芯片,比如,在計算能力、能源效率、環境收益和人工智能方面帶來創新的芯片也將獲得補貼。更廣泛的范圍將稀釋總支出,但對歐洲的汽車和工業設備制造商更加有益,因為非常重要的功率半導體就被納入其中。
韓國修訂稅法,企業最多可享受投資額 50% 的稅額抵扣
據韓企劃財政部 2 月份公布信息稱,根據今年修訂的稅法,對投資半導體、電池、疫苗等三大領域國家戰略技術研發的中小企業,最多可享受投資額 50% 的稅額抵扣優惠,大企業最多可抵扣 30-40%;對機械裝備、生產線等設備的投資最多可抵扣 20%(中小企業)稅金,中堅企業可抵扣 12%,大企業為 10%。
韓企劃財政部相關人士表示,在數字、低碳經濟加速的對外經濟環境下,打造對經濟戰略重要核心技術、擴大供給能力的投資氛圍,將提高企業全球競爭力。
日本將投資高達 700 億日元,推進在本土制造先進芯片
日本表示,它將向包括索尼集團和 NEC 在內的科技公司領導的新半導體公司投資高達 700 億日元(5 億美元)。" 半導體將成為人工智能、數字產業和醫療保健等新技術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 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俊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他補充說,新的芯片企業共同體將被命名為 Rapidus,目標是在十年后的下半年開始生產芯片。
如今,日本正急于恢復其芯片制造基地地位,以確保其汽車制造商和信息技術公司不會缺少這種關鍵部件。
此外日本政府正在提供財政援助,以鼓勵外國芯片制造商在日本建廠,包括提供 4000 億日元幫助全球領先的邏輯芯片制造商臺積電(TSMC)在熊本縣建廠,該廠將向索尼和汽車零部件制造商電裝公司供應半導體。另據報道稱,日本政府將在 2022 年底前成立一個新的研究中心,開發 2 納米以下的半導體。
結語
近幾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半導體產業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基本上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但產業鏈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仍然受制于人,特別是材料、設備、關鍵工藝等嚴重依賴國外,因而國外的刻意限制也將帶來巨大影響。但同時,國外的打壓也將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帶來機遇," 中國芯 " 替代勢不可擋。(來源:集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