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2023年知識產權工作進展情況。據介紹,2023年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發證1.1萬件。截至2023年底,我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累計發證7.2萬件。
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42.7萬家,較上年增加7.2萬家。國內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90.9萬件,占比增至71.2%,首次超過七成,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
我國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強勁。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增速前三的技術領域分別為信息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基礎通信程序,分別同比增長59.4%、39.3%和30.8%,遠高于國內平均增長水平,表明我國在數字技術領域保持較高的創新熱度,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增效。
截至2023年底,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有效量分別為130.8萬件、70.3萬件和67.2萬件,合計占國內總量的65.6%,分別同比增長21.1%、21.0%和23.2%。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深圳—香港—廣州集群,北京集群和上海—蘇州集群,占據了全球科技集群排名前五中的三席。
專利數量方面,2023全年授權發明專利92.1萬件,實用新型專利209萬件,外觀設計專利63.8萬件。專利復審結案6.5萬件,無效宣告結案0.77萬件。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7.4萬件。中國申請人提交海牙外觀設計國際申請1814件。截至2023年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99.1萬件。其中,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01.5萬件。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1.8件。
商標方面,2023全年注冊商標438.3萬件。完成商標異議案件審查15.3萬件。完成各類商標評審案件審理37.3萬件。收到中國申請人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6196件。截至2023年底,我國有效商標注冊量為4614.6萬件。
(來源: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