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微4月29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4年4月26日接受142家機構調研,機構類型為QFII、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機構、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一、公司2023 年公司經營發展情況簡介
2023 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處于周期調整階段,整體形勢略顯嚴峻。盡管受到行業波動影響,華潤微仍然堅定不移推 進重大項目,加大研發投入,持續強化科技創新能力。2023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9.01 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 14.79 億 元。研發費用達 11.54 億元,同比增長 25.30%;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達 11.66%,較上年同期增加 2.5 個百分點。
華潤微深耕兩江三地全國戰略布局,6 英寸、8 英寸晶圓 制造產能保持行業較高水平;重慶12英寸產線處于產能爬坡 及客戶驗證階段;深圳12英寸產線按計劃推進建設,目標今年年底通線;先進功率封測基地規模量產;高端掩模將于二季度量產,項目一期將突破 40nm 技術節點。
華潤微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客戶結構以及終端應用結構, 將汽車電子、新能源、工控等領域作為重點賽道,泛新能源 領域業務占比已達到 39%,24 年仍將實現增長。重點產品線 加速技術創新,24 年公司重點產品 MOSFET 產品應用領域的高 端化進一步提升,繼續保持國內領先的市場占有率;IGBT、 第三代半導體、智能傳感器、模塊產品等會進一步拓展新興 應用,將成為 24 年業績增長點。
二、投資者的主要問題
問題一:請問公司如何展望目前的市場景氣度?
答:上半年呈現需求弱復蘇的狀態,下半年隨著終端庫存減 少,需求逐步開啟拉貨,目前從消費、工控、汽車等細分領域已出現諸多亮點。
問題二:請公司對功率半導體行業做一個整體的周期判斷, 如何展望二季度經營業績情況?
答:當前產業趨勢已逐步穩定,價格方面基本已觸底,今年有望逐步修復,訂單呈增長趨勢,我們認為二季度會好于一季度。
問題三:請問公司第三代半導體目前進展及今年預期?
答:公司 2023 年碳化硅和氮化鎵功率器件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135%,實現了技術預研儲備和產業化的顯著進步。碳化硅產 品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光伏、儲能等領域實現規模上量, SiC MOS 在碳化硅產品銷售中的比例逐步提升至 60%左右。氮化鎵產品在通訊、工控、照明和快充等領域實現多家行業頭部客戶合作。2024年公司第三代半導體可達到上億平臺。
圖片
問題四:請問公司一季度經營利潤出現下滑的原因?
答:公司一季度業績變動受到多方面的綜合影響:一是受終端景氣度低迷影響,產品價格面臨壓力,一季度毛利率下降, 同時受到動力檢修及春節影響,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二是 研發投入同比增長 7.11%;三是封測基地及兩條12吋線等項 目處于前期高投入階段;四是參與戰略配售的兩家公司股票 價格下跌,其公允價值發生變動。
問題五:公司全年業績指引在2023年的基礎上實現10%的增 長,請問支撐點有哪些?
答:一是公司通過產品結構的轉型升級,提升在工控、光伏 及汽車電子等高端應用領域的占比;二是重慶封裝基地開始 上量,模塊產品增速較快;三是重慶 12 吋上量會對營收有帶 動作用。
問題六:華潤集團成為長電科技的股東,如何看待對華潤微發展的影響?如何發揮與長電的協同效應?
答:兩家公司業務定位不同,華潤微主要以IDM 為主,長電科技是封裝測試代工廠。兩家公司在技術、產品和管理等方 面通過長時間的市場積累各有優勢,強強聯合更加有利于實 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促進產業的進步與發展。
問題七:請問公司怎么定位兩條12吋產線的產品和競爭優勢呢?
答:公司兩條 12 吋產線對于產品有明確的區隔,其中重慶 12 吋產線聚焦功率器件,產品主要是 MOSFET 和 IGBT 等。深圳 12 吋產線聚焦 40-90nm 特色模擬功率集成電路產品和 MCU 產 品。兩條 12 吋產線差異化布局,聚焦不同產品線更能保證機 臺設備的利用率、控制管理運營成本,使運營效率達到極致。
問題八:深圳12吋線目前爬坡節奏?工藝平臺開發情況如何?
答:公司深圳 12 吋項目主體廠房已于去年建設完成,已逐步 進入設備移入安裝階段。研發工作同步推進,研發團隊已圍 繞 12 吋產線開展工藝的產品設計及預研工作。預計 2024 年 年底實現通線投產,滿產后將形成年產 48 萬片 12 吋功率 IC 芯片的生產能力。
問題九:請問公司認為國產 SiC 器件及模組供應商在當前時 點需要努力突破的環節在哪里?公司對 SiC 系列產品如何做未來規劃?
答:公司認為需要突破的環節在于降低缺陷率、提升整體良 率和產品可靠性,滿足汽車電子等中高端領域應用嚴苛的應 用要求;同時創新產品設計持續降低產品 Rsp,提高性價比。我們將持續保持在第三代半導體的資本投入,特別是產線能 力的提升及產能規模的擴充。
問題十:請問碳化硅是否有出現成本的改善?請問公司如何 看待碳化硅的發展趨勢?公司碳化硅產品上車的進度?
答:成本方面,國內的碳化硅材料價格出現下降;同時國內 企業在 SiC 設計方面不斷下功夫,通過芯片面積減少、良率 提升等方式改善成本。SiC 發展趨勢相對明確,未來在 800V 的純電汽車中將會成為主流。公司 SiC MOS 單管已經大批量 上車,半橋模塊下半年將實現批量上車,主驅預計年底前上 車。
問題十一:如何預期今年整體的產能利用率?
答:產能利用率對于公司具有較高優先級,公司將結合市場情況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增加中高端產品的產能布局。公司 全年的晶圓制造產能利用率仍會保持在 90%以上。
問題十二:請問公司在汽車領域的布局情況如何?
答:汽車電子市場作為公司的高增賽道,公司已建立功能安 全標準體系并通過 ISO 26262 功能安全管理體系最高等級 ASIL D 認證。車規級產品方面,多渠道推廣汽車芯片國產化, SGT MOS、SJ MOS、IGBT、SiC MOS 等系列化車規級產品及模 塊產品,已成功進入比亞迪、吉利、一汽、長安、五菱等眾 多重點車企及汽車零部件 Tier1 的供應鏈體系;同時與知名 車企組建聯合創新實驗室,聚焦安全 MCU 等產品研發。
問題十三:請問公司目前的訂單情況以及未來趨勢?
答:公司在消費、工業設備、新能源等多個細分領域訂單量 有所增長,目前訂單可見度在3個月左右。公司與客戶整體合作進展順利,行業處于回暖趨勢,對后續訂單保有信心。
問題十四:請問公司 IGBT 主驅模塊進展?價格是否還會下降?
答:公司新能源汽車領域推出 750V/1200V 450A 以上多款主驅模塊等,市場驗證與客戶拓展順利進行,預計三季度會有驗證結果。隨著大宗材料的上漲,價格已經接近觸底。
問題十五:請問公司掩模業務進展如何?
答:掩模業務目前產能 3000 片/月,已服務國內各主要 FAB 線及眾多IC設計公司。高端掩模項目預計在二季度實現量產, 規劃產能 1000 片/月,可提供 40nm 及以上線寬的掩模代工服務。目前公司掩模業務在國內本土掩摸制造企業排名第一, 是國內最大的開放式、技術和產能領先的掩模工廠。
來源:華潤微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