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松機器人”)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沈陽新松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沈陽新松半導體”)在北京產權交易所以公開掛牌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實施增資擴股。
其中,北京集成電路裝備產業投資并購基金(有限合伙)、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中微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等九家企業通過參與本次公開掛牌對新松半導體進行增資。
去年底已審議同意增資擴股
公告顯示,本次增資完成后,新松機器人將持有沈陽新松半導體71.4286%的股權,所有戰略投資者合計持有新松半導體28.5714%的股權,新松半導體仍是新松機器人合并報表范圍內的控股子公司。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3日,新松機器人總裁辦公會議就已經審議通過相關事項,同意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以新松半導體經國資備案的評估報告結果為本次增資價格依據(以公開掛牌最終確定的結果為準)對沈陽新松半導體進行增資擴股。
沈陽新松半導體的上述增資擴股事項于2024年2月28日起在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新松機器人于近日收到產權交易所向新松半導體發出的投資者資格確認意見函,確認所有前述9家戰略投資者為新增投資者,合計增資金額為4億元,共取得沈陽新松半導體新增的注冊資本8000萬元,合計認購沈陽新松半導體的股權比例為28.57%。
沈陽新松半導體成立日期為2023年2月23日,核心產品主要為真空機械手及集束型設備,包括大氣機械手、EFEM、真空機械手及真空傳輸平臺等系列產品,主要應用于刻蝕、薄膜沉積、離子注入等工藝環節及領域,廣泛服務于硅片生產、晶圓加工、先進封裝及封裝測試等半導體制造全產業鏈。
今年3月20日,在上海舉辦的SEMICON China國際半導體展上,沈陽新松半導體攜Centaur真空機械手亮相,據公司稱,其是一款具有高傳輸效率、獨立雙機械手臂的產品,可勝任不同尺寸規格的晶圓搬運,提供全自研半導體晶圓傳輸解決方案。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沈陽新松半導體此前由新松機器人半導體裝備事業部發展而來,雖然成立較晚,但據稱,其經過近20年的技術沉淀與經驗積累,打造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產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
一位硬科技領域投資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作為國家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出于扭轉此前虧損局面、謀求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性考量,新松機器人自從2005年起就開始布局半導體產業,并將此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近年還成立了北京新松半導體。
新松機器人成立于2000年4月30日,發源于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2009年10月,新松機器人以“機器人”為股票簡稱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機器人第一股”。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新松機器人致力于推動機器人產業化發展,成立了機器人產業投資平臺新松投資,其主要承擔投資總部的職責,負責實施收并購及區域總部、產業中心及智能產業創新服務平臺的投資建設。
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新松投資對外投資3只基金,公開投資事件33起,包括新施諾、海豚智造、阿童木機器人、天創機器人等高科技企業。
豪華股東天團
針對增資目的,新松機器人表示,公司本次引入戰略投資者,一方面促成沈陽新松半導體與戰略客戶從業務到資本的深度合作,形成產業鏈協同效應,加速系列產品全面實施國內市場替代進程,促進業務規模的迅速擴張;另一方面本次增資補充了沈陽新松半導體持續擴張的運營資金,加速其產能建設和市場開拓步伐,同時也為其持續技術創新提供資金保障,進一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擴大品牌影響力。
《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現,本次增資擴股中,一大特色為其豪華股東陣容,參與方不僅包括頭部投資組團,也有半導體上下游龍頭企業下場。
其中,北京集成電路裝備產業投資并購基金,是由北京電控產投、北京亦莊國投等控股,其將以1.3億元的出資,持股9.2857%,位列第二大股東;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由財政部、國開金融、中國煙草等控股,其將以1.03億元的出資,持股7.3571%,成為第三大股東;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創投等控股的半導體裝備龍頭,也將以4000萬元的出資,持股2.8571%,成為第四大股東;
此外,沈陽機器人產業發展集團、沈陽盛科成果轉化投資基金、無錫華海金浦創業投資合伙企業等,也都具有國資背景。
本次股東之一的上海巖泉科技有限公司,則是由拓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成立于2010年4月,已在科創板上市,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技術服務,并在北京、上海、海寧、沈陽及美國成立子公司。
(科創板日報記者 李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