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印發《陜西省培育千億級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其中提到,依托陜西省新能源汽車、光伏逆變、智能電網、儲能裝置、軌道交通、5G通信以及國防軍工等行業優勢,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推進第三代半導體應用創新。到2035年,帶動新能源汽車、光伏逆變、智能電網、儲能裝置、軌道交通、5G通信以及軍工等領域下游應用,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
行動計劃指出,陜西在新能源汽車、光伏、雷達和通信、半導體分立器件等領域有眾多優勢產業,對工作性能更優秀的第三代半導體器件有著迫切需求。目前,陜西在第三代半導體設備、材料、設計、制造和封測等相關領域,匯聚了一批創新型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產品,發展基礎和優勢明顯。在碳化硅原材料生產方面,有西安科技大學以及博爾新材料、華合德新材料等公司;在碳化硅與氮化鎵襯底和外延產品及設備方面,有西安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以及晟光硅研半導體、龍晶半導體等公司;在器件設計方面,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以及龍騰半導體、華羿微電子、亞成微電子等公司;在器件制造方面,有陜西半導體先導技術中心以及西電集團、陜電集團、天和通訊等公司;在封裝方面,有華羿微電子、西安永電等公司;在測試方面,有陜西省集成電路聯合測試服務平臺、眾力為、開爾文等。
行動計劃提出,圍繞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國產替代、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依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院所和重點企業,以培育核心產業為目標,以重點行業應用為牽引,以創新平臺為支撐,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抓手,以重點園區為承載,聚集和壯大創新型市場主體,重點開展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工藝技術與核心產品攻關,打通晶體材料高效生長、器件設計制造等產業發展關鍵節點,把握產業變革的主動權;加強開放合作,構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協同發展新模式,打造國內領先的千億級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集群。
行動計劃的目標是到2025年,產業規模超百億,初步構建集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芯片及器件制造、封測、應用等為一體的產業布局,打造國內具有優勢的第三代半導體成果轉化基地;到2030年,產業規模突破300億,以碳化硅、氮化鎵為主的襯底及外延、電力電子和射頻電子器件等產品實現批量化生產;到2035年,帶動新能源汽車、光伏逆變、智能電網、儲能裝置、軌道交通、5G通信以及軍工等領域下游應用,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培育10家以上營業收入超過30億元的龍頭企業,30家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領軍企業,集聚一批創新能力強的“獨角獸”企業,細分領域“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