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去年開始,投資機構對自動駕駛的態度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目前正處在從完全支持到態度分化的節點上。由于近幾年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仍不成熟,企業量產拖得時間太長,大家沒有耐心了。
SAE再次更新自動駕駛分級標準
也許是因為中國自動駕駛的激進推動,5月3日,SAE再次更新了自動駕駛分級標準,這也是SAE在7年內第四次更新分級標準。
自動駕駛分級就像是小樹成長的不同階段,行業和用戶最熟悉的自動駕駛分級是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制定的規則,從L0-L5共六個等級。
在本次更新前,SAE對L3級的定義比較模糊,由于分級沒有對場景做明確描述,所以各大車企自我定義的空間就變大了,在沒有統一標準的情況下,用戶越是看不懂,越能蒙混過關。
本次分級更新便是細化了這個問題,明確提出:L3級的自動駕駛車輛提出功能請求時,駕駛員要接管。
雖然沒有明確場景,但是新分級降低了L3的實現難度,可以說,目前絕大多數L2.X的車企都能做到新規定下的L3。
SAE的分類方法沒有明確應用場景,但大多數車企從L2過渡到L4在實際研發中是按照場景來劃定自動駕駛功能的。
資本正向頭部集中
2021年前兩個月自動駕駛行業融資已經達到了2020年全年融資金額的54%,照此趨勢走下去,2021年融資額翻倍也不是沒可能。
企查查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自動駕駛賽道熱度高漲,前兩月投融資事件已達24起,投融資總金額為176.4億元;
近十年自動駕駛項目投融資事件共376起,披露的融資總金額近2377.5億元。
車企與自動駕駛企業深度合作也是為了更快地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同時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
這個大背景下,資本推動了2021年自動駕駛的格局:一批企業急于IPO;另一批企業開始去做單一場景的量產。
隨著自動駕駛研發的不斷深入,近些年,以Waymo、百度等科技大公司,以及小馬智行等初創企業為代表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已經到達行業頂尖水平。
無論是資金還是商業機會,似乎正在被頭部公司瓜分。不過,自動駕駛行業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業內也有大把的機會。
不過,這需要新入局的初創團隊要有核心技術突破,否則資本還是會逐漸向頭部玩家集中。
根據摩根大通的研究分析,2019年—2025年,中國L1到L5級的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實現33%的年均增長率,并于2025年達到約71億美元。
智能網聯汽車的四大要素,即傳感器、算法、高精度地圖和三電系統,將是未來熱門的投資方向。
L3/L4規模化時間與車企計劃
今年,政府不斷加碼智能汽車產業。3月,我國《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出臺之后,眾多L3級自動駕駛汽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
L3級自動駕駛技術成為“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的分水嶺,目前亮相的L3級自動駕駛量產車的功能包括擁堵輔助、全自動高速導航領航、自動泊車、高精地圖等。
從企業研發以及落地上來看,百度一直走在前列,在2019年就率先與一汽紅旗聯手打造了首條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前裝產線。
現在,隨著自動駕駛得到越來越多資金注入,其他企業加快追了趕速度。其中,最近風頭正勁的小馬智行也跟上了布局L4級的步伐。
小馬智行L4系統會率先批量搭載于豐田旗下雷克薩斯RX450h車型上,現在已經開始小規模生產,這批車輛將在中國市場投入自動駕駛車隊測試和服務運營。
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中,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給出的自動駕駛車型量產時間表是:
到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技術(L3)的規模化應用;到2030年,實現高度自動駕駛技術(L4)的規模化應用。
但在L3還沒有普及的當下,一些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車企和一些提供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已經開始投入到L4甚至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研發中。
除了Momenta和圖森未來這樣的自動駕駛公司表示已經達到了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傳統車企們也不甘落后,紛紛加大研發力度。
長安汽車表示其將在2022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產品量產;
北汽新能源宣稱的是2025年實現;
廣汽新能源表示將爭取在2022年推出L4自動駕駛車型。
理想汽車計劃在2023年推出全新車型X01,該車型標配支持L4自動駕駛能力的硬件。
威馬汽車則稱其與百度Apollo聯合共同開發的SUV車型可在特定場景下具備L4自動駕駛能力,預計在2021年量產。
而特斯拉表示,有望在一年內完成L5級自動駕駛的基本功能。
從最近融資成功的自動駕駛公司可以發現,相比于以往的追求L4級別的高大上,大家現在都務實了不少。
一方面L3/L4平臺需要從軟件到硬件的全方位不斷投資;另外一方面,商業化落地駕駛輔助或者追求在特定場景下的諸如干線物流車輛的L4。
而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和包括主機廠、物流企業、核心零部件公司、軟硬件供應商打造一個自動駕駛全產業生態鏈也將是自動駕駛技術公司走向成功的一個明顯標志。
結尾:
2021年,自動駕駛公司面臨的是商業化落地這個門檻,能夠先突破這個門檻的公司,能夠在商業化落地的過程中更加快速發展。
但是從整個行業發展趨勢上看,自動駕駛公司的發展還將加速,相信大規模商業落地的那一天已經不遠。
部分資料參考:autocarweekly《L3穩了,L4涼了,資本急了?》,經濟參考報:《全球資本狂追自動駕駛技術》,ToB行業頭條:《保不住高估值的自動駕駛》,來電APP:《資本集體看好,自動駕駛終于“撥云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