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國汽車零件供應大廠博世集團(Bosch Group)發布消息稱,經過多年研發,博世目前準備開始大規模量產碳化硅功率半導體,以提供給全球各大汽車生產商。未來,博世將繼續擴大碳化硅功率半導體的產能,旨在將產出提高至上億顆的水平。
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Harald Kroeger表示,得益于電動出行領域的蓬勃發展,博世接到了相當多的碳化硅半導體訂單,博世希望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動出行碳化硅芯片生產供應商。
2月9日博世宣布,2021年營收初估年增10%至788億歐元,超越大流行危機前水準,排除匯率變動因素不計,年增幅為11%。博世去年稅前息前盈余(EBIT)初估年增超過50%至32億歐元,EBIT利潤率自前一年的2.8%升至4%左右。博世(Robert Bosch GmbH)董事會主席Stefan Hartung指出,2021年業務表現優于預期。

博世自去年底開始量產可讓電動汽車(EV)續航里程增加6%的車用碳化硅(SiC)功率半導體。根據市場研究公司Yole的預估,未來3年SiC整體市場平均每年將增長30%、產值將突破25億美元。
博世同時還著手研發功率密度更高的第二代碳化硅芯片,預計將于2022年投入大規模量產。博世還提到,未來其計劃使用200毫米晶圓制造碳化硅半導體。相比于如今使用的150毫米晶圓,使用200毫米晶圓能夠帶來可觀的規模效益。畢竟,單個晶圓需花費數月時間才能在無數機器設備中完成上百個工藝步驟。Harald Kroeger表示:“使用大尺寸晶圓進行生產能在一個生產周期內制造更多芯片,進而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
特斯拉(Tesla Inc.)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去年8月推文時提到,博世是特斯拉的主要零件供應商之一。
據介紹,在未來,博世作為一家自主生產碳化硅芯片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將向全球客戶提供碳化硅功率半導體,產品形式可以是單個芯片,也可以內置在動力電子設備或電橋這類整體解決方案中。得益于更高效的整體系統設計,把電機、逆變器和減速器合為一體的電橋最高效率能達到96%,為動力總成系統提供了更多能量冗余,從而進一步提高行駛里程。
英國金融時報9日報道,隨著產業趨勢從內燃機轉向EV,博世表示將斥資20億歐元協助大約40萬名員工提升技能。Hartung表示,博世將全力支持歐盟綠色新政。博世首席人才官Filiz Albrecht指出,博世在過去5年已動用10億歐元協助員工進行在職訓練、未來5年仍將花費類似金額輔導員工轉型。博世指出,這意味每位員工每年將獲得大約500歐元的在職進修經費,非汽車部門員工可取得人工智能(AI)以及其他軟件進修課程。
Thomson Reuters報道,Hartung 10日表示,博世預期芯片短缺現象將在今年下半年顯著紓解、2023年回歸正常。
博世預估全球電池市場每年增長率增至25%。大眾集團(Volkswagen Group)、博世集團1月18日發布新聞稿宣布簽署備忘錄,雙方計劃在2022年底成立一家歐洲電池設備解決方案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