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應用材料公司發布了最新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在2022財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62.7億美元營收。基于GAAP(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公司毛利率為47.2%,營業利潤為19.8億美元,占凈銷售額的31.5%,每股盈余(EPS)為2美元。
在調整后的非GAAP基礎上,公司毛利率為47.3%,營業利潤19.9億美元,占凈銷售額的31.7%,每股盈余為1.89美元。
公司實現創紀錄的經營活動現金流26.6億美元,通過18億美元的股票回購和2.14億美元的股息派發向股東返還20.2億美元。
應用材料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蓋瑞·狄克森表示:“盡管當前的供應鏈環境面臨諸多挑戰,但應用材料公司正在全力以赴為客戶提供產能保障,并且我們的單季度收入再創歷史新高。我們對 2022 年及未來的前景非常樂觀,長期趨勢的發展將在結構上驅動市場走高,而應用材料公司廣泛的技術組合使我們在行業中處于非常有利的位置,并能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而據semiwiki報道,應用材料在隨后的財報會議上透露了很多設備行業的信息。
例如,由于零部件短缺和其他影響行業的問題,公司的供應仍然受到很大限制。訂單積壓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據介紹,本季度公司總共增加了 13億美元,積壓總量達到了巨大的 80億美元。
2022年“接近售罄”
也許最能說明問題的是一個簡單的聲明,即該公司2022年的產能接近售罄。這表明他們預計限制不會很快消失,他們將在未來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受到限制。他們確實談到了 2022 年每個季度的個位數增長,因為他們在一些供應限制下工作。
其中一個亮點是檢測計量部門,同比增長 68%,遠遠超過任何競爭對手,正好是 KLA 同比增長 34% 的兩倍。晶圓檢測很強勁,但電子束檢測同比增長了一倍。從數據中可以清楚地看出,Applied 在這部分市場中的份額甚至超過了他們的核心 dep 和 etch。
檢查/計量受供應限制的影響較小,這也有助于其與其他部門相比實現巨大增長。
代工/邏輯繼續占據主導地位
代工廠/邏輯仍然是最大的驅動力,因為代工廠需要提高產能。我們確信中國大陸和臺積電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存支出仍然受到控制,最近 NAND 的價格上漲使我們對未來持續的預留內存支出更有信心。晶圓廠/邏輯傾向于使用更多的檢查/計量,這也有助于解釋那里的增長。
80億美元的積壓應該有助于理順數字
據介紹,主要的限制因素是獲得零件的能力。即使有這么多積壓的這些限制,也應該可以消除需求的坑洼。如果由于公司仍然供應受限而積壓繼續增長,我們將不會對積壓達到 100億 美元感到驚訝。
2022 年 WFE 為 100B0億美元,高于 2021 年的 800億美元
2022 年,WFE市場大概有大約 1000億美元的收入,如果不是因為供應限制,這可能會更高,高達1100億。這與去年的巨額 $800億相比,增長明顯。鑒于全年預期的個位數收入增長,上半年可能會增長到 450億美元,因為限制得到處理,下半年可能會增長到550億美元。
是否會在 2023 年實現持續增長?
我們當然正處于我們在半導體行業見過的最強勁的周期中,現在由于 2022 年的限制,隨著 2022 年的需求下降到 2023 年……或者可能不會,這些限制看起來可能會將 2023 年設置為增長年?,F在說還為時過早,我們仍然不知道芯片短缺何時會結束。我們看到的大多數周期都以該行業在沒有滑痕的情況下跌落懸崖而告終。現在當然不會感覺這種情況會發生,但直到它不會發生之前,它總是感覺很好。
目前,該行業有足夠的能力在 2022 年處理產品運輸問題,而不必擔心我們在 2023 年的發展方向。盡管早期跡象是積極的,但我們認為現在斷言 2023 年還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