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工信廳今年推動5G基站建設,年底每萬人擁有5G基站量進入全國第一方陣,還將在5G+醫療、教育等領域培育30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示范項目。其中,在陽曲縣、太原理工大學進行5G+遠程醫療、5G+智慧教育試點示范項目建設。
山西省工信廳制定的《5G引領數字經濟發展壯大2022年行動計劃》提出,聚焦5G基站建設提速目標,力爭2022年底全省累計建成5G基站6.7萬個,實現5G網絡城市和鄉鎮全面覆蓋,重點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應用場景按需深度覆蓋。在此基礎上,擴大5G融合應用場景。圍繞5G+工業互聯網、醫療、教育、智能礦山、智慧城市領域,開展“54321”5G應用場景引導建設,推動50個A級景區、40座煤礦、30家醫院、20所學校、10家制造業企業開展5G+智慧景區、5G+智能煤礦、5G+醫療健康、5G+智慧教育、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我省從中遴選30個標桿應用項目,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其中,5G+醫療健康工程以陽曲縣、孝義市等5所縣域醫療集團的5G+遠程醫療試點為突破,推進5G+急診救治,實現病患體征以及病情等生命信息數據實時回傳,實現患者“上車即入院”。依托5G網絡并積極運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AR/VR)、3D打印等技術,實現醫學影像、超聲、心電等信息高速傳輸與共享。
5G+智慧教育工程,則將以太原理工大學、山西能源學院等開展的5G+智慧教育為示范,圍繞“教、考、評、校、管”等教育領域重點環節,推進20個學校或教育管理機構開展沉浸式教學、直播互動教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等5G+互動教學;開展智能在線考試、智能巡考監考、智能輔助批改等5G+智能考試;開展學生智能分析評價系統、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管理、教師課前課中課后數據關聯分析等5G+綜合評價;開展校園信息基礎設施升級、平安校園綠色校園建設等5G+智慧校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