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非常感謝廣大消費者對華為的支持,無論未來有多么困難,華為都會繼續前行!”華為Fellow艾偉說。
艾偉是在日前舉行的2020麒麟媒體溝通會上說的這番話。這時華為已經推出了三代5G手機SoC:一代是去年9月推出的全球首款旗艦5G SoC麒麟990 5G,二代是今年初推出的中高端5G芯片麒麟820,三代就是剛剛推出的全球首款5nm 5G SoC麒麟9000。“當其它品牌旗艦手機仍然在用第一代芯片時,華為已經推出了第三代產品。”艾偉說。
華為在5G SoC芯片領域領先的腳步原本已經無可阻擋,但突然來襲的外部重壓,讓每個關心華為的人都非常擔心麒麟芯片的前景。不過,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華為上下依然斗志昂揚,展現出了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風骨和韌性。
據艾偉介紹,最新發布的麒麟9000是目前手機行業技術挑戰最大、工程最復雜的一顆芯片。在如此小尺寸的芯片中,華為集成了153個億晶體管,并優化了所有系統,包括CPU、GPU、NPU、ISP、基帶,乃至所有的外置接口、內存、存儲接口、安全接口等等,還具有很多創新體驗——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麒麟9000的第一個優勢是帶來了更強的5G體驗。麒麟9000支持200M的雙載波聚合,在Sub-6G SA網絡中的理論下行峰值速率可達4.6Gbps、上行峰值則可達2.5Gbps。中國移動在杭州所做的現網外場測試表明,麒麟9000時延小于30ms的在網率達到83%。
麒麟9000的第二個優勢是帶來了更強的CPU。內置新版CPU采用了Cortex-A77架構,集成了3個2.54GHz大核和一個3.1GHz超大核,性能強勁。實測表明,相對現有其它品牌的旗艦芯片,麒麟9000有10%的性能優勢,能效則有25%的優勢。
麒麟9000的GPU也有了巨大提升,從上一代的16核Mali G76提升到了24核G78,比驍龍865Plus的GPU性能提升了52%,能效提升了50%。
2017年,當主流AI只能在大型設備上承載時,麒麟970芯片首次把AI引入到了手機平臺上。在隨后幾年間,華為不斷提高NPU和手機AI處理能力,麒麟9000則達到了一個新高度,采用了全新的達芬奇2.0架構,MAC規模翻了一番,卷積網絡性能翻了一番,核間的通信帶寬也翻了一番,指令也得到了大大增強。目前麒麟HiAI支持業界規模最多的人工智能網絡算子,這是麒麟9000算力比上一代翻了一番的根本保證。
據艾偉介紹,麒麟9000還大幅度提升了系統Cache的容量,使得帶寬、能效提和網絡運行性能都有了大幅度提升。目前在ETH AI Benchmark排行榜上,華為占據著榜首位置,比上一代性能提高了2倍。
為強化對AR增強現實功能的支持,麒麟9000提供了專屬的AR加速器硬化模塊,能夠顯著提高AR核心算法處理速度。據測算,在處理同樣一個AR識別任務時,麒麟9000的時延相對少了40ms,功耗也降低了36mA。
艾偉表示,麒麟9000是目前全球最高集成度的5nm 5G SoC,也是最成熟的5G SA解決方案,內置的NPU也具有業界最高水平,而且能與ISP結合,形成了業界首創的ISP和NPU融合架構。艾偉認為,這一創新與華為在2017年首次將專用NPU引入手機平臺一樣,具有重要的產業意義。
“從AI到5G,華為一直在努力為芯片注入創新技術,為消費者帶來新的體驗。”艾偉說,“今后華為也將繼續堅持創新,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旗艦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