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中國政府竭力推動上海各封控區域內的企業生產活動,但許多公司都發現,重啟工廠并非易事。
在經歷了長達三周的關停后,特斯拉于本周二宣布重啟工廠的生產。由于確診人數似乎“已趨于平穩(coronavirus cases appear to have plateaued)”,為確保其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政府批準重點企業復產復工。
然而,復產復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特斯拉表示,其工廠的運營效率并未達到全負荷運轉。許多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的零部件供應商卻仍處于嚴苛的疫情封控中,因為這類企業分布于毗鄰上海的江蘇省。此外,貨運路線的中斷也使得許多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無法被運抵上海的特斯拉工廠。
博世(汽車零部件企業)與巴斯夫(化工企業)等德國制造商表示,其上海的工廠仍面臨潛在的斷供問題,因為長三角地區的物流受阻,使得零部件的流通幾近枯竭。
上周五,上海市政府發布了666家核心企業名單,其中的大部分企業均涉足汽車及半導體行業。上海市政府宣稱將幫助其清除障礙并確保核心原材料的供貨,為其復產復工提供助力。
盡管解除了封控,但許多企業表示,工廠重啟需要滿足政府嚴苛的要求、貨運(運力)不足及供應鏈的“泥沼”(morass)。這意味著,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復產,恐怕還需要花些時間。此外,上海市政府謝絕就此事立即置評。
中國正竭力使企業回歸正軌,在過去數周內,政府采用封城(city lockdowns)舉措防止疫情的擴散,但該舉措拖慢了中國的經濟增速并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的加劇。
上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二次調整了中國經濟發展預測值,這要歸咎于疫情的爆發及俄烏戰爭的持續。
上周五,上海政府表示,在恢復運營的666家企業名單中,逾三分之二的企業已經恢復運營。號稱“務必要復產”的特斯拉也在政府的這份“復工白名單”內,該公司一直是本次復工活動的招牌企業(poster boy)。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吳清(Wu Qing)于本周二表示,上海及附近城市正致力于緩解特斯拉及其他核心企業的物流斷供問題。例如,江蘇省的一座城市已允許一家零部件制造商向上海的特斯拉工廠運送所需的零部件。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倫·馬斯克在本周三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正以猛烈的姿態卷土重來(Shanghai is coming back with a vengeance)。”他預測,該工廠的產量將強勢反彈。
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的高級顧問——肯尼斯·賈雷特(季瑞達,Kenneth Jarrett)表示:“目前的現實是,政府將開放部分企業的經濟活動,而剩下的另一部分企業則仍處于關停狀態。對政府而言,如此鮮明的表態似乎是件難事。(The reality is it’s hard for the government todeclare we’re going to open just part of the economy and leave the rest shutdown.)”
特斯拉表示,自上周日起,有近8000名工人重返上海工廠。上海政府要求工人們每天做兩次核酸測試,因為這是上海政府允許企業復工的前提條件之一。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家上海超級工廠將采取閉環運營模式,這意味著旗下員工的吃住都在工廠內,而特斯拉尚未就此置評。
在過去的兩周內,上海周邊各省份的陽性確診人數在持續增長中。
本周二,特斯拉的顯示屏供應商——臺灣友達光電(AU Optronics Corp.)預測,即使封控很快結束,供應鏈的不利影響也將持續近三個月。這家臺灣的電子制造商已關停了旗下的昆山工廠。
昆山是江蘇省的一座城市,與博世所在的蘇州市毗鄰。值得一提的是,博世在上海及江蘇太倉市擁有三條生產線,其中兩條仍在運營。博世預計,由于當地政府的封控政策,導致物流供應鏈中斷,未來在物流及供應鏈采購方面將產生短暫的不利影響。
由于原材料供貨問題、物流中斷和勞動力短缺,盡管巴斯夫旗下的上海工廠仍在運營,但其采用了閉環管理并降低了生產負荷。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Wu Jincheng)于上周五表示,由于嚴苛的封控措施,今年3月上海的工業產值大幅受挫,同比下滑了7.5%,是近兩年內工業產值的首次月度下滑。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上海政府想要重啟運營,但仍困難重重。
作為一家日資衛生用品制造商,サラヤ株式會社(SarayaCo.)正在等待上海政府的復工批準,允許65名滯留在公司的員工繼續復工。該公司上海分部的負責人Takafumi Inazu表示,公司已關停了三周。
在關停期間,公司一直在確保物資供應防疫物資,但數量規模有限,該類物資由上海及周邊地區的代工制造商來完成。
他表示:“公司需要的是人、許可證及物資流通。我感覺最終將湊齊上述人工及物資,但會消耗很多時間。”
肯尼斯·賈雷特表示,許多配套政策并不到位。許多處于閉環運營的公司也紛紛面臨供貨問題及食品短缺問題。此外,還需要應對社區黨員及街道辦,他(她)們不愿意接納這些完工返家的工人們,阻止其進入所屬的居民區。
中國疫情封控對海外各國經濟的不利影響也愈發顯著。
作為蘋果電路板的制造商,臺灣地區的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UnimicronTechnology Corp.)旗下在昆山的子公司也恢復運營了一天。此前,政府要求該公司停止運營,嚴守當地的防疫政策。
當蘇州市執行新冠封控政策后,欣興電子旗下的昆山工廠早在4月2日就停工停產了。
據臺灣(地區)金融監管機構于上周透露,160多家臺灣上市公司在上海市和昆山市有業務,但其業務運營均因新冠管控停止了,其中還有幾家是特斯拉和蘋果的供應商。
上海日本商工俱樂部(Shanghai JapaneseCommerce and Industry Club)上周發布了一份調查結果,由于銀行歇業,許多公司無力支付員工薪酬或向客戶付款,另有些公司因為無需獲得公司的公章,無法完成交易。
本田汽車公司表示,由于其缺乏中國產的零部件,被迫削減日本工廠的部分產量。本田于上周四表示,其中一家日本工廠的本月產能被迫減半,五月上半月的產能也將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