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動力電池全球第一的寧德時代發布《關于公司與ATL修訂合資合同的公告》。
公告指出,“經雙方進一步友好協商,基于共同效益最大化原則,并結合實際業務開展需要,就原合資合同部分內部進行修訂并簽署相關修訂文件(包括《修訂重述合資合同(關于電芯合資公司)》及《修訂重述合資合同(關于電池包合資公司)》。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公告
公告顯示,雙方對兩大合資合同的修訂如下:
1、受限業務移轉的相關調整:將原合資合同中合資公司成熟后開始受限業務移轉的內容,修訂為自合資公司設立完成后雙方立即啟動在合作領域的業務和資產的移轉工作,并明確了雙方受限業務移轉的范圍及確定方式。
(受限業務立即從合資公司中剝離,雖有利于合資公司的獨立運營,但或許會少了些成熟業務的扶持與帶動。)
2、出資進度調整:將原合資合同中關于雙方在約定條件滿足,且合資公司成立日后的40個工作日內全額繳納出資的內容,修訂為按照合資公司董事會根據業務需要做出的決策進行出資。
(全額繳納出資改變為按需出資,雖然更為靈活,但總出資金額不知道是否會改變,例如存在總投資變少的可能。)
3、管理團隊機制:明確公司有權提名合資公司的總經理及首席財務官;ATL有權提名合資公司的首席運營官及首席技術官。
(合資公司有兩個,按公告內容,應該是ATL持股70%的電池包合資公司,也由寧德時代提名總經理及首席財務官了。)
4、直接股東變化:調整ATL對合資公司的持股主體,即ATL將在廈門新設子公司作為合資公司的直接持股主體。
(兩大合資公司,ATL由直接持股變為間接持股。)
《合資合同(關于電芯合資公司)》詳情
2021年4月28日寧德時代曾發布《關于公司與ATL合作設立合資公司的公告》,雙方確定擬設立合資公司的出資方式為現金出資,主要資金來源于公司的自有資金。
電芯合資公司注冊資本高達50億元,寧德時代的持股比例為70%,ATL的持股比例為30%。經營范圍包括應用于合作領域的中型電池電芯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公告
電芯合資公司投資額為人民幣120億元。
《合資合同(關于電池包合資公司)》詳情
寧德時代與ATL的電池包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寧德時代的持股比例為30%,ATL的持股比例為70%。經營范圍包括應用于合作領域的中型電池電池包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公告
電池包合資公司投資額為人民幣20億元。
通過兩大合資公司的設立,寧德時代與ATL明確了合作領域:應用于家用儲能、電動兩輪車等領域的中型電池產品的電芯或電池包。
寧德時代與ATL的關系
ATL是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的“老東家”。或者說,曾毓群就是ATL的創始人之一。
1999年,時任TDK旗下新科實業CEO的梁少康,在向公司提交的鋰電池方案被否決后,決定自主創業。
隨后,梁少康、陳棠華和曾毓群三人共同組建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ATL)。在經歷了重重困難與潛心研發后,曾毓群成功解決了電池的鼓氣問題,ATL實現了量產,并借著移動電話普及之勢乘風而上,迅速占領了手機電池市場,并在后來成為了蘋果的供應商。
2005年,TDK收購了ATL的全部股權。后來,據說寶馬集團在為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尋找電池供應商時,注意到了蘋果在全球最大的電池供應商——ATL,但是ATL的母公司TDK不愿意投資動力電池,拒絕了寶馬的合作請求。
這時,曾毓群做出了像當年梁少康一樣的決定:自主創業。因此,曾毓群拉上時任ATL研發副總、也是老鄉的黃世霖一起辭職,成立了寧德時代。
2015年,TDK從寧德時代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現在寧德時代的第三大股東寧波聯創。寧德時代與ATL至此“分割”完畢。
至目前,寧德時代發展成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五連冠的企業,而ATL則在消費電池市場獨占獨占鰲頭。
寧德時代沒有消費電池業務,而ATL則沒有動力電池業務。
不過,隨著市場的發展,他們之間的業務出現了一些重合點,即都進軍了輕型電動車市場及更大的儲能市場。
在輕型電動車市場,寧德時代聯手阿里入股了哈啰,牽手了雅迪,而ATL子公司新能安則推出一系列輕型車用安全鋰電,并深獲市場認可。
在儲能市場,寧德時代的2021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儲能系統營收為136.2億元,同比增長601.01%,營收占比為10.45%。產品方面,基于長壽命電芯技術、液冷CTP電箱技術,寧德時代推出了戶外系統EnerOne、EnerC等產品,可提供從電芯部件到完整儲能電池系統的全系列產品。市場方面,寧德時代的儲能產品已遠銷至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
另一端,依托于ATL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新能安可以為家庭儲能、通信備電、工商業儲能等客戶提供包括電芯、模組、電池系統等全套產品。據了解,ATL已經獲得歐洲、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東南亞等國家與地區的儲能電池出口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