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網獲悉:近日,國金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設備零部件在產業鏈中舉足輕重,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市場碎片化特征明顯。在自主可控加速背景下,隨著下游國產設備廠商崛起,國內半導體零部件優質廠商有望復制國產半導體設備公司在過去兩年的加速滲透路徑,迎來份額和業績的加速期。推薦:富創精密(688409.SH)、江豐電子(300666.SZ)、新萊應材(300260.SZ)、正帆科技(688596.SH)、華亞智能(003043.SZ)等。
國金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零部件是半導體設備基石,全球市場規模接近500億美元,中國大陸市場超過900億元人民幣。
半導體設備廠商絕大部分關鍵核心技術需要以精密零部件作為載體來實現。一般來說,零部件采購額占據半導體設備生產成本的90%,疊加晶圓廠的耗材更換需求,我們測算2021年全球半導體零部件市場規模接近500億美元,國內市場超過900億元。
半導體零部件種類繁多,市場呈現碎片化特征。
半導體零部件可以劃分為機械類、電器類、機電一體類、氣體/液體/真空系統類、儀器儀表類、光學類等。半導體設備本身結構復雜,精密零部件制造工序繁瑣,品類管理難度大,不同零部件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和技術壁壘,因此行業內多數企業只專注于特定細分賽道零部件產品,整體行業相對分散。
針對不同類型的零部件,技術難點各不相同,國產化率差異大。
機械類零部件應用最廣,市場份額最大,主要產品技術已實現突破和國產替代。機電一體類和氣液傳輸/真空系統零部件國內部分產品已實現技術突破,但產品穩定性和一致性與國外有差距。技術難度相對比較高的為電氣類、儀器儀表類、光學類零部件,國內企業的電氣類核心模塊(射頻電源等)主要應用于光伏、LED等泛半導體設備,高端產品尚未國產化;儀器儀表類對測量精度要求高,國內自研產品少量用于國內設備廠商,國產化率低,高端產品尚未國產化;光學類零部件對光學性能要求極高,由于光刻設備國際市場高度壟斷,高端產品一家獨大,國內光刻設備尚在發展,相應配套光學零部件國產化率低。
機械類零部件率先突破,國產化快速推進:
國內廠商在某些細分品類零部件率先突破,例如機械類零部件,國內如富創精密、江豐電子、華亞智能,在國內龍頭半導體設備商中份額持續提升;氣液/真空系統中用到的閥門、流量控制類零部件如新萊應材、萬業企業(compartsystem)在國內外客戶中均有應用。在射頻電源領域,英杰電氣以及北方華創子公司北廣科技實現突破,產品主要應用在泛半導體領域設備商。在真空泵上,漢鐘精機在光伏領域已經占據主要份額,半導體客戶也開始出貨。
風險提示:行業景氣度下滑;客戶認證進度不及預期、份額提升進展緩慢;中美貿易及科技摩擦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