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股市,EDA(即電子設計自動化,屬于工業軟件的一種,在芯片設計中不可或缺。)廠商華大九天的表現可謂搶眼:7天累計漲幅超過300%,并成功引爆半導體概念行情。盡管隨后股價有所回落,但并不影響市場的熱情,大家對半導體能否接棒新能源成為“新龍頭”的討論聲不斷,分析師看多半導體的觀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然而,部分眼光獨到的投資機構并沒有被這些觀點所左右,而是根據二級市場的走勢分析認為,半導體領域各細分賽道,正在資本市場中走出逐漸分化的行情。其中,中低端消費類芯片紅利空間縮小,上游材料、EDA以及設備,則逐步成為資金關注的重點領域。
北京一家投資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近期對半導體投資的研判結果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并不是所謂“量價齊升”的普惠局面。業界對半導體相關項目的投資更加謹慎,并認為半導體部分細分領域已經出現了過剩現象,尤其是低端芯片,前期投資者已經到了撤出期。中端芯片也日漸泛濫,不再支持大規模追投。不過,高端芯片項目還是物以稀為貴,可供投資的依然是鳳毛麟角。
半導體投資能力要求高
與越來越火熱的“雙碳”市場不同,今年的半導體投資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佳。今年初,科創板上市的芯片公司頻頻破發。在1月上市的6家芯片公司里,就有國芯科技、天岳先進、翱捷科技、希荻微、臻鐳科技5家公司在首日破發,其中數家均為所在領域上市的第一股。
對于這種現象,濟南一位業內專家表示,半導體市場表現比較怪異:盡管二級市場已經出現遇冷跡象,但一級市場項目的估值卻沒有明顯下跌,一些封測、材料類的項目,收入和盈利并不太理想,可估值已經達到20億元甚至50億元。面對這種一二級市場“背離”的局面,各投資機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想投資,卻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因為這些項目在一級和二級市場之間沒有太大的套利空間,下決心投資并不容易;但不去投資,又擔心錯過以后的市場機會。
對此,投資界部分人認為,這種“遇冷”其實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半導體是一個周期性波動行業,一直處在供需的動態不平衡中。不同類型芯片的市場周期長短,取決于芯片研發、生產的時間和終端銷售情況,一般需要4至5年時間。這就和豬肉價格波動有所類似,不過一個豬周期只有一兩年,半導體的波動周期卻是四五年甚至十年以上,投資把握難度更大。
具體來說,外部因素是疫情導致的生產端產能緊張,讓芯片價格一度上漲。各路資本紛紛追進,給未來儲備了產能。芯片使用廠家大量囤貨,也透支了未來的購買力。所以,在后疫情時代,芯片的產能相對充足,而早先各個環節過度囤貨,必然導致芯片價格下跌,迎來一個周期性的寒潮。
而從內部因素來說,過去20年芯片爆發式增長的需求端已成為存量市場,如手機、PC芯片,雖然還在不斷迭代,但增量有限,增速放緩。如果把目光投向未來,還看不到再有類似的技術創新機會,可以創造出更大的市場需求。
綜合這些因素,業內專家認為,半導體投資不再“遍地是黃金”,后期有望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大水漫灌的投資方式,已經不再適合這個行業,細分領域的爭奪,需要投資人具備更專業的眼光和投資能力。
部分巨頭動作頻頻
盡管業內專家對半導體賽道持謹慎樂觀態度,但部分巨頭對這一行業依然情有獨鐘,紛紛挾資金殺入細分領域,有著一種“藝高人膽大”的自信。
企查查信息顯示,鑫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最近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TCL科技,持股23.08%。同時公司注冊資本由50.1億元人民幣增加至65.13億元人民幣,增幅30%。鑫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經營范圍包含:半導體材料、電子材料、高純材料及副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及技術服務、咨詢服務;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8月8日,深圳市光舟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由343.12萬元增加至353.73萬元,增幅3.09%。企查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經營范圍包含:微納芯片設計軟件的開發、技術咨詢和技術轉讓;半導體芯片、衍射光學芯片、光學模組、微投影模組、微納半導體材料與工藝等高端先進技術開發與制造。
無獨有偶,日前,深圳芯能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也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同時,注冊資本由1867.75萬元增加至約1986.97萬元。該公司成立于2013年,經營范圍包括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半導體分立器件、軟件產品的研發和設計等。
老牌半導體巨頭三星電子近期宣布,計劃于2022年在越南追加投資33億美元,以幫助三星電子在2023年7月之前開始在越南生產半導體零部件,還計劃于2022年底或2023年初在越南首都河內建立一個新的研發中心。
銀河證券8月9日的研究報告指出,本月SiC材料產業鏈個股表現十分活躍,市場關注度正在逐步升溫。國內襯底龍頭廠商天岳先進與下游客戶簽訂大規模采購商業合同,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國內SiC產業滲透率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未來產業鏈各環節市場規模將有望迎來快速增長,國內目前SiC導電型襯底方面的技術能力和產能規模不斷增強,第三代半導體行業今年將迎來快速爆發,產業將呈現加速發展趨勢。
大浪淘沙更易得真金
對于半導體賽道呈現出的這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局面,多數從業者對此并沒有太多的不適感。相反,他們認為一個行業在火熱一段時間后,要想重拾升勢再有大的作為,必須經歷一個大浪淘沙的痛苦過程。其間,趁著風口賺快錢的企業將被淘汰,留下更有實力、目光長遠的頭部企業,有利于行業實現“空中加油”,轉型升級走向更高的臺階。從這個角度來看,半導體行業蟄伏才是常態,火熱不可能長期持續。與其說“寒潮來臨”,還不如說這是市場泡沫后期,需要“擠擠更健康”,讓行業重回正常軌道。
北京一家投資機構負責人表示,對于市場導向型的企業來說,在缺芯潮和泡沫加持之下,“產能為王”其實是更有利的經營傾向。而回歸常態之后,熱錢和資源將不再流向那些技術含量不高但缺貨的領域,而是集中在高新技術周圍,能創造更好的市場機會。在投資趨于理性的情況下,資源才能充分集中到有技術壁壘的頭部企業,讓其更有實力和資源專注于研發和技術創新,從而推動整個半導體行業高質量發展。
對于投資機構來說,雖然目前的缺芯背景為其投資的半導體企業帶來部分緩沖空間,市場表現尚可。但“硬核”科技創業的本質是技術和商業,市場被擠出泡沫后,投資機構更能夠從價值維度來作市場規劃和投資判斷,更能觀察到企業在面對考驗時采取的策略以及展現的經營能力。
甲子智庫相關專家認為,短期來看,半導體行業充滿著周期性的波動,機遇和風險參半;長期來看,在地緣政治和國產替代的影響下,半導體行業依舊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向行業上游看,市場還有更多的發展和探索空間。比如,生產、制造、設備都有一些卡脖子的環節等待技術突破,如光刻機、光刻膠、刻蝕設備、離子注入設備等。材料端也有不少公司投身其中,如第三代半導體、大硅片、特種氣體等。從應用端看,從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到AR/ VR、5G等領域,都將成為未來5至10年芯片行業主要的拉動因素。同時,存量市場的手機、PC、服務器芯片技術的更新迭代也同樣值得繼續關注,包括AI芯片、CPU、GPU、DPU、NPU、光芯片等。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