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華創”)發布公告,公司有關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相關事項已經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本次發行的對象為不超過35名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特定對象,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億股(含本數),該發行數量上限不超過截至本預案公告日公司總股本的20.14%。
本次發行的發行價格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本次發行擬募集不超過8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用于“半導體裝備產業化基地擴產項目(四期)”、“高端半導體裝備研發項目”和“高精密電子元器件產業化基地擴產項目(三期)”的建設,并補充流動資金。

數據顯示,我國集成電路裝備市場需求約占全球的20%,國產裝備供應能力不足全球的2%,國產替代空間巨大。北方華創等國內龍頭企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業績方面,2020年北方華創實現營業總收入60.56億元,同比增長49.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7億元,同比增長73.75%,公司電子工藝裝備和電子元器件兩大業務收入和利潤同比均實現較大增長。
日前,北方華創發布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公司發行的對象為不超過35名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特定對象,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億股(含本數),該發行數量上限不超過截至目前公司總股本的20.14%。
本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5億元,關于募資用途,北方華創表示,將用于布局新技術并拓產擴能。其中,34.83億元投向半導體裝備產業化基地擴產項目(四期),24.14億元投向高端半導體裝備研發項目,7.34億元投向高精密電子元器件產業化基地擴產項目(三期),18.68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北方華創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定增募資目的在于積極布局新技術,提升公司集成電路設備技術水平;應對未來市場需求的增加,進一步提升產業化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加速公司規模化發展的步伐。
據了解,北方華創主營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新能源鋰電裝備及精密元器件業務,在LED領域,北方華創的蝕刻機、PVD以及CVD設備全球出貨第一,LED芯片國產替代率超過90%,北方華創對中國芯片產業的重要程度可見一斑。自2015年以來,北方華創營收增速呈逐年加快趨勢,由2015年26.82%提高到2018年的49.53%。2019年營收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22.08%的增長速度。2020年業績快報顯示,北方華創延續此前的業績增長趨勢,實現營業收入60.56億元,同比增長49.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7億元,同比增長73.75%。
北方華創還一直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研發支出不斷增長,2017年和2018年,公司研發支出分別為7.36億元和8.73億元,2019年公司研發支出11.37億元,同比增長30.2%,占營收比例為28.03%。
半導體設備行業過去幾十年保持了穩定增長,信息技術進步為半導體設備行業整體呈階段性成長趨勢奠定基礎。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2020年半導體設備的全球銷售額達到689億美元,同比增長16%(2019年銷售額為596億美元),創下新紀錄。隨著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市場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達到719億美元和761億美元,這一增長有望持續。
前端和后端半導體設備部門都將推動半導體設備的發展。晶圓制造設備部門(包括晶圓加工、工廠設備和掩模/網線設備)銷售額預計在2020年增長15%至594億美元,2021年和2022年預計分別增長4%和6%。代工和邏輯業務占晶圓制造廠設備總銷售額的一半左右,在尖端技術投資的推動下,今年支出將增長15%左右,達到300億美元。NAND閃存制造設備的支出今年將激增30%,超過140億美元,而DRAM預計將在2021年和2022年引領增長。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全球2020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的市場規模預計達173億美元,同比增長28.6%。自2019年第二季度起,中國大陸的自主晶圓廠進入投產高峰期,未來三年半導體設備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全球2020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的市場規模預計達173億美元,同比增長28.6%。自2019年第二季度起,中國大陸的自主晶圓廠進入投產高峰期,未來三年半導體設備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
行業高景氣疊加半導體設備國產化趨勢有望助力國內半導體設備商高速發展。業內人士認為,北方華創作為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無論是廣泛的產品布局,還是持續的高額研發投入,都使公司具備充足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