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功率與光電半導體器件設計及集成應用論壇”于西安召開。論壇由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指導,西安交通大學、極智半導體產業網(www.ofran.cn)、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主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人才發展委員會、全國半導體應用產教融合(東莞)職業教育集團聯合組織、西安和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
期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四十六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霍曉青做了“面向氧化鎵功率器件的大尺寸氧化鎵單晶材料技術”的主題報告,
Ga2O3 共有五種晶相:α、β、γ、δ、ε,相互之間在特定條件下會有相變發生,其中β-Ga2O3是最穩定的相。可用熔體法生長,具備大尺寸、低缺陷、低成本等優點,是最有可能率先實現產業化的超寬帶半導體材料。日本富士經濟預測,到2025年,Ga2O3功率器件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00億日元左右,襯底及外延占總規模50%計算,預計350億日元,約為2500萬美元。我國“十四五”總體規劃以及各專項規劃也分別將Ga2O3半導體材料納入發展重點。
從國內外氧化鎵發展來看,2014年,采用CZ法成功生長出2英寸Mg摻雜氧化鎵單晶,該方法不適用于高摻雜N型晶體,銥金坩堝成本高。EFG法可以實現大尺寸氧化鎵單晶生長,可以實現低阻、高阻摻雜,生長速度快,但銥金坩堝成本高。VB法利用中頻感應加熱/電阻加熱方式,使用鉑銠坩堝,實現了2~3英寸(100)/(010)/(001) 面氧化鎵單晶生長。 可以實現高阻、低阻摻雜,成本相對較低,值得期待。2022年,日本C&A株式會社和東北大學共同研發,采用冷坩堝法實現了2英寸的氧化鎵襯底制備。 國際上首個無貴金屬法制備的氧化鎵單晶。技術尚不成熟。
中國電科46所已成功制備出我國首顆6英寸氧化鎵單晶,達到國際最高水平。報告中介紹了中國電科46所研究進展,其中,目前已實現(100)、(001)、(010)、(-201)等多種晶面襯底制備。氧化鎵晶體生長可重復性良好,可以實現低阻、高阻摻雜,并保持高結晶質量。氧化鎵襯底加工表面質量良好,原子臺階清晰,平整度高,可以小批量供貨。2021年底率先突破了HVPE氧化鎵同質外延技術,國內唯一可以制備出2英寸HVPE β-Ga2O3同質外延片的單位。
HVPE熱場流場的設計仿真和工藝的調控,對氧化鎵外延表面平坦化的高精度控制,獲得了高結晶質量高表面質量且均一性良好的HVPE氧化鎵外延片。 當前系統能夠實現有效可控的Si微量摻雜,且Si摻雜量隨外延層厚度變化的均勻性良好,外延層載流子濃度 在5E15cm-3~1E18cm-3可調控。
報告指出,近幾年來,氧化鎵在襯底、外延生長等方面進展很快,呈現出多種 方法齊頭并進的局面,氧化鎵單晶材料應用方向不斷被拓展,氧化鎵基器件性能得到大幅提升,SBD、MOSFET擊穿場強遠超SiC、GaN等材料的理論極限,未來可期;但是由于其結構特殊性,襯底和外延生長過程中仍面臨很多挑戰。
CASICON 系列活動簡介
“先進半導體產業大會(CASICON)”由【極智半導體產業網】主辦,每年在全國巡回舉辦的行業綜合活動。活動聚焦先進半導體產業發展熱點,聚合產業相關各方訴求,通過“主題會議+項目路演+展覽”的形式,促進參與各方交流合作,積極推動產業發展。CASICON 系列活動將以助力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為己任,聯合實力資源,持續輸出高質量的活動內容,搭建更好的交流平臺,為產業發展貢獻應盡的力量。
(備注:以上信息僅根據現場整理未經嘉賓本人確認,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