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國際科技園(SISPARK)是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科技創新載體,于2000年4月啟動,總投資60億元。
21年前,國際科技園打下了第一根樁,而如今這里企業林立、人才輩出、成果薈聚,已也成了蘇州市乃至江蘇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重要載體。
蘇州國際科技園圍繞以人工智能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發展人工智能、下一代信息網絡、集成電路、軟件和互聯網服務等關鍵領域。累計孵化培育企業超過3000家,在園中高端人才近4萬人,469位各級領軍人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500家;累計吸引微軟、華為、西門子等10家世界500強研發機構;集聚科大訊飛、思必馳、云從科技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龍頭企業。2019年被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認定為全國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園區”。
蘇州國際科技園是江蘇省唯一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先導區的運營機構,目前已經集聚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660家,承擔國家級重大項目近20項,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9項;累計入選國家級人才工程14名,江蘇省雙創人才77名;2020年產值逾840億元(含畢業企業),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增幅,產業領域涵蓋AI+制造、AI+生物計算、AI+語言計算、AI+智能駕駛、AI+金融和AI+文旅六大板塊,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人工智能產業重要增長極。
蘇州國際科技園從誕生之初就肩負著引領蘇州工業園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重任。2020年,蘇州國際科技園在占地不超過0. 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培育出的企業,創造了逾800億元的產值,為蘇州市發展創新型經濟提供了示范效應。工業園區作為蘇州集成電路產業高地之一,貢獻著重要力量。在2020年度蘇州集成電路企業20強評選中,工業園區共有13家企業入選20強,占據了全市的大半壁江山。
而國際科技園作為園區發展科技的重要載體,集成電路產業已布局多年。
早在2002年,蘇州工業園區工委、管委會明確提出科技園的產業發展方向有三個,即軟件研發基地,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基地,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機構集聚地。2005年,蘇州工業園區就被認定為首批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園。
據介紹,科技園培育集成電路重點企業發展里程牌包括,2005年-中科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投入運營;2012年-南大光電上市;2014年-晶方科技上市;2017年-中際旭創上市;2020年-思瑞浦上市等。
目前,蘇州國際科技園也已形成以“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為核心,以設備、原材料及服務產業為支撐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并培育了思瑞浦、納芯微、盛科網絡、創達特等一批優秀企業。
據介紹,從細分領域來看,國際科技園在模擬電路、MEMS傳感器、通訊芯片等細分領域擁有較好的產業基礎,擁有各類IC設計企業共計112家,其中營收過億企業8家,總營收約50億元。2021年共有6家企業入選中國100家IC設計公司排行榜,總數全省第一。
此外,國際科技園在持續加大第三代半導體相關產業鏈和創新鏈布局。依據蘇州工業園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十四五”規劃編制,蘇州國際科技園對會重點布局智能硬件及物聯網芯片(主控制器、MEMS傳感器及通信)、網絡通訊芯片、模擬芯片(電源管理等)、儲存及信息安全芯片等領域。
今年4月19日,蘇州市舉行“一區兩中心”建設推進大會,會上發布了《蘇州市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蘇州將著重支持集成電路設計、第三代半導體等領域,關注集成電路制造、封測、關鍵材料和裝備全產業鏈,著力構建重點突出、兼顧全產業鏈的政策支持體系,從產業集聚、創新發展、生態體系、發展環境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